广州这边招在职博士的学校挺多的,比如暨南大学、广州工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之类的。到2023年3月初,查了一下,广州有8所学校招在职博士,分别是南方医科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华南理工大学、暨南大学、广州大学、广东工业大学、广东农业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。
我自己觉得,广州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,这么多好学校,想继续深造的小伙伴可真幸福。
申请香港大学博士,首先得有好的语言成绩,比如雅思或托福,这能证明你学东西快,表达能力强。还有,如果你有GRE或GMAT成绩,那就更好了,这能体现你的逻辑思维和专业基础。考完试后,就得开始准备申请了。你需要花大量时间上网查资料,找学校网址,了解申请要求,下载申请表,认真填好每一项。要是填错了或漏填了,教务秘书会及时通知你。接下来就是套磁,也就是主动联系你感兴趣的导师,这个很重要,因为香港不像美国,导师不一定每年都招学生,可能几年才招一次,有的还宁愿请研究助理也不招博士生。最后是推荐信,一般需要两个推荐人,最好用英文写,显得更正式。推荐信可以自己写,让推荐人签个字,最好在信封封口处也签个字,这样看起来更正规。写好后,把推荐信和其他申请材料一起寄出去就行了,不用单独寄推荐信。
个人想法:申请香港博士挺考验人的,不仅要成绩好,还得会套磁,找到合适的导师很重要。推荐信也很关键,一定要按照规定来,这样申请成功的几率才会大。
在香港读博一般是3到4年,香港大学也差不多。港大提供哲学硕士和3年或4年的哲学博士课程。如果你没有研究硕士学位,可能会被安排读4年博士;如果你已经有研究硕士学位,那可能只需要读3年。港大的博士要求挺高的,得有港大的优秀荣誉学位或者同等水平的学位。有些课程还有更具体的要求。申请时还需要通过资格考试,看看你能不能遵守规定课程和面试的要求。英语方面,雅思要考到总分6.0,每个部分不低于5.5。如果是申请中文课程,还得会说流利的中文。申请材料一大堆,包括在线申请表、学历证书、成绩单、研究计划、两份学术推荐信、语言成绩报告、GMAT或GRE成绩(心理学系申请需要不低于550分的心理学GRE科目考试)、出版物清单、学术奖励和专业资格文件等。感觉挺复杂的,得好好准备啊!
香港博士留学费用其实不低,但奖学金超级多,很多人都想去。接下来就说说怎么申请,费用啥的。
香港博士学费拿到offer后交第一学期的学费,叫“留位费”,后面每学期末再通知交下学期的学费。
香港博士奖学金很多,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 研究生奖学金(PGS):全日制博士生如果成绩好,一般能拿到,每个月大概港币18,030元,之后会涨到18,520元。
2. 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(HKPFS):适合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博士生,每年有322,800港元的奖学金,还有每年13,500港元的会议及研究交通津贴,为期三年。
3. 大学研究生奖学金(UPF):学习成绩优秀的博士申请者可以申请,如果没有申请到HKPFS,学校会自动考虑UPF奖学金,无需额外申请。
申请香港博士留学要趁早,因为港校是滚动招生,越晚名额越少。具体步骤如下:
1. 确定研究方向,筛选合适的院校和导师。
2. 提前联系导师,准备申请材料和研究计划。建议7-8月份就联系导师,最好让老师给你修改一下研究计划,这样成功率更高。
3. 导师面试和研究计划修改。符合导师要求后,会有面试,面试形式多样,比如集中面试、远程面试或电话面试。
4. 最终确定目标导师和院校,学校可以申请多个,但HKPFS只能申请两所,以免被看作Plan B。
5. 完善申请材料,9月份开始网申,最迟11月份提交。
申请奖学金要注意:
1. 成绩要一直保持优秀,学校很看重综合表现。
2. 提前准备申请材料,尤其是推荐信,要提前和教授打好关系。
3. 越早准备越好,以防高峰期耽误时间。
香港博士学费拿到offer后交第一学期的学费,叫“留位费”。奖学金申请要提前准备,成绩要保持优秀,教授的推荐信也很重要,要记得提前联系教授。
好嘞,这事儿简单,咱们直接说重点,不用绕弯子。
香港读博士留学条件和费用
# 申请条件和材料
- 学术成绩:香港的学校对成绩很看重,985/211的学生GPA要达到85分以上,4分制的话就是3.4以上;双非学生得90分以上,4分制的话就是3.6以上。商科PhD还得提供最近5年的GRE/GMAT成绩。
- 语言成绩:托福(TOEFL)550分以上,或者网考80分以上;雅思(IELTS)总分6.5以上,每项不低于5.5分。
- 申请材料:
- 学术简历(CV):重点写科研经历、论文发表、实习、荣誉等。
- 个人陈述(PS):讲清楚为啥想读博士,自己的优势和能力。
- 研究计划(Research Proposal):这是必须的,要花时间好好准备,主要写研究课题、目标、方法、文献引用、创新点等。
- 推荐信:至少两封,找熟悉你的导师写。
- 其他材料:按学校和专业的具体要求来。
# 申请时间规划
以港大为例:
- 前一年9月到4月:提升学术背景,确定研究领域。
- 4月到6月:学习理论框架,完成研究计划定题。
- 6月到9月:准备材料(研究计划、简历、个人陈述)。
- 10月:提交研究计划和文书材料,开始套磁。
- 11月:积极回复导师面试,确定录取意向。
- 12月:正式网申,递交网申和奖学金申请。
小贴士
- GPA越高越好,早点准备,别拖到最后。
- 提前规划,别等到最后一刻才慌慌张张地准备。
- 注意,学费和招生信息要以官网为准。
如果还想了解更多MBA相关内容,可以去在职考研频道看看,有专业老师给你解答。现在2023年国际免联考报名已经开始,赶紧去咨询吧!
相关链接
- 香港中文大学EMBA含金量如何?
- 康奈尔大学MBA2024秋季班招生中!
- 双学位金融MBA报考指南!
- 对外经贸大学EMBA-中外合办EMBA-不脱产-国家认可!
这样应该清楚多了吧,有啥不清楚的再问我!